? 【年報視角】生豬市場是否將迎來“新式豬周期”?
視角一:與舊式豬周期走向完全不同的是,2014年生豬市場呈全新的變化規律?
問題背景:新一輪“豬周期”
市場分析認為,2014年或成為近3年來虧損***為嚴重的一年,也***有希望完成淘汰過剩母豬,從而結束自2010年開始的大周期+小周期,從而進入新一輪豬周期。
隨著2013年以來,溫氏、中糧、正大、雛鷹、揚翔等企業在東北、西北建設一大批生豬基地,形成了一批養豬業龍頭企業的同時,中國幾千年的養豬歷史所孕育的散養戶也并沒有因此消失,中國養豬業形成了散養、中小規模、龍頭企業發展并存的格局。
過去幾年中國的經濟實現著超高速的跨越式發展,但與此同時也留下了資源消耗過快、生態惡化、效率低下、產能過剩等后遺癥,很不利于今后中國經濟的后續增長。面對全球的經濟疲軟、國際競爭環境惡化,中國再一次把經濟結構調整放在首要位置,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的經濟結構調整期,中國的養豬業也隨之進入新常態期,在這一時期,中國養豬業的機遇與挑戰并存。
農業部展望:畜牧業發展也進入了新常態
農業部畜牧司監測分析處處長辛國昌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畜牧業發展也進入了新常態。這一階段挑戰與機遇并存,要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畜牧業如能及時轉型升級,其發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新常態下,我國畜牧業應著重在調結構、控風險、提效率、保質量、促環保等方面多措并舉,其中***大的“突破口”是調整產業鏈結構,不斷提升規模化、標準化水平,提高母畜生產效率。某種程度上,新常態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不必大驚小怪;況且我國畜牧業發展還存在不少機遇,因而也不必過分悲觀。
掃一掃
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