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的產豬數量是我們一直以來關注的的問題,但是我們我應該如何去提升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母豬的窩產仔數可根據關注的目標不同,分為:總產仔數,是指總的產仔豬,包括死胎、木乃伊;活產仔數是指除了木乃伊和死胎外的所有活仔數。有效產仔數則是指活仔中,除了弱仔的仔豬數。
要想確保豬場的生產成績,就要爭取提高母豬一窩中的活仔數。
1.提高母豬排卵數、卵子質量
母豬在發情期的排卵數量增加,同時卵子質量優良對提高母豬的窩產活仔數非常重要。要想提高母豬的排卵數量和卵子的質量,可在配種前對母豬進行短期優飼。
生產實踐表明,在配種前的1~2 周增加母豬的飼喂量,適當提高日糧的營養水平可以增加母豬的排卵數和母豬的產仔數。對經產母豬來說,斷奶到發情階段可以設法提高母豬的采食量。
但是要注意日糧中的營養,由于母豬斷奶后腸道內分泌的激素會干擾營養物質的代謝,當飼喂高蛋質水平的日糧時對卵子的數量和質量影響較小,而飼喂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飼料,則可促進母豬多采食飼料,同時還可以消除腸道分泌的激素。
2.提高受精率
提高受精率首先要提高種公豬精 液的品質。
要想提高種公豬的精 液品質,應加強種公豬的營養,注意日糧中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應量,如提高種公豬日糧中的硒和VE的含量可以明顯的改善種公豬清液的品質,這是由于硒和VE具有抗氧化作用,對提高精子的活力保證精子的質量都有很大的作用。
日糧中的蛋白質水平對提高精 液的品質和數量幫助很大,尤其是對采精頻率較高的公豬,因此,可在種公豬的配種期,每天喂種公豬1~2 枚雞蛋。提高母豬配種受胎率,一方面要提高卵子的質量,另一方面則是要做到適時配種,掌握蕞佳的配種時間,采用科學的配種方法,以提高受精率。
3.提高胚胎的成活率
在母豬妊娠初期,受精卵處于游離狀態,在著床時易發生胚胎死亡而流產,窩產活仔數減少。一般在母豬妊娠早期,母豬攝入的營養過量,會引起早期胚胎死亡。
因此,在妊娠后的2 周內,需要控制日糧中的營養水平,或者降低飼喂量,以提高胚胎的存活率。但如果母豬妊娠初期采食量不足,或營養攝入較低且不平衡,則會引起母豬饑餓,出現營養不良,影響胚胎著床。
在母豬妊娠前期,飼料以維持自身的營養需求即可,但是要注意日糧中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量,如VA與母豬的繁殖性能有著密切的關系,VA參與了母豬卵巢的發育、卵泡的成熟、黃體的形成、輸卵管上皮細胞功能的完善以及胚胎的發育,因此,提高能繁母豬日糧中的VA 的水平可以有效的減少胚胎死亡,對窩產活仔數的提高極為有利。
另外,胚胎早期的發育需要增加葉酸的量,以維持胚胎的快速分化,從而提高胚胎和胎兒的成活率,進而提高母豬窩產活仔數。保證飼料的質量,嚴禁飼喂發生霉變的飼料,因為霉菌毒素會引起母豬發生流產或者使胎兒發生畸形。
除了要合理的飼喂外,要想提高胚胎的成活率還需要加強日常的管理。其目的是防止母豬發生應激反應,因此要控制好母豬舍的環境溫度,以免母豬產生熱應激,當母豬發生熱應激時會導致胚胎的發育受阻、死胎數量增加,窩產活仔數量減少。
此外,還要避免母豬發生其他方面的應激,如換料應激、環境應激等。
4.增加子宮容量
母豬子宮的容量也是影響窩產活仔數的主要因素,如果母豬的排卵數除去受精失敗和胚胎死亡的數量后仍然超過子宮的容量,則會限 制胚胎的生長發育。
子宮容量是受遺傳因素決定的,但是也受子宮、胎盤以及胎兒相互間的作用影響,這些都會影響妊娠期胚胎的存活,子宮的血液和子宮蛋白是影響子宮容量的兩個主要子宮因素,胎盤大小和營養的轉動效率則是影響子宮容量的胎盤因素,胎兒的紅細胞的生成和胎兒的營養作用則是影響子宮容量的胎兒因素,隨著胎兒數量的增加,這些因素會出現補償行為。
另外,母豬發生便秘會增加腸道對子宮壓迫,影響子宮的血流量和血流分配,尤其是在母豬妊娠后期,較為嚴重,胚胎死亡、難產等現象的發生可導致窩產活仔豬數量減少,因此,母豬在妊娠期要預防便秘,可通過增加日糧中纖維素的水平來改善便秘的現象,提高胎兒的成活率。
5.做好母豬接產工作
做好母豬的接產工作,以減少分娩死胎的現象。如果母豬的產程較長會導致胎兒發生窒息而死亡,進而使窩產仔豬數量減少。
引起難產的的原因較多,包括胎兒較大,母豬分娩無力等,應從多方面入手防止母豬發生難產,母豬在后期攻胎時要避免胎兒過大,同時還要保證母豬適宜的營養和運動量,以保證母豬分娩時宮縮有力。
在母豬分娩時盡量的讓其自行產仔,接產人員要做好觀察工作,如果發現難產要及時的助產,采用科學的助產方式,胎兒在產出后要做好護理工作,如果出現假死仔豬要及時的搶救,減少死產數量。
以上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掃一掃
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