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養殖場通常更多地關注生產力,比如PSY、MSY等這些能夠量化的指標,而對于免疫力,由于看不見,摸不著,很難用具體的表觀或者數字指標來衡量,因此通常被我們忽視。
事實上生產力與免疫力息息相關,尤其在母豬上,母豬一生壽命是育肥豬的6-8倍,如果沒有一個較高的免疫保護,長期處在亞健康狀態下,難以發揮現代母豬蕞佳的生產性能。
在規模養殖過程中影響免疫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應激、病原菌感染、真菌毒素以及營養不良等,免疫力降低后動物對疾病易感性高,事實上50%以上的疾病都是由免疫力低下造成的。
直接損失
免疫力不足會帶來非常嚴重的疾病,特別是一些病毒性疾病,如豬瘟、非洲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PRRS)、豬流感、冠狀病毒等,這兩年頻發爆發的非洲豬瘟造成的損失每位養殖者都有深刻的體會。
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很難用具體的數字來估量,這種損失會持續幾個月、甚至好幾年,即使豬價恢復,這種損失也會持續很久(一年以上)。多數時候流行疾病平息之后造成的后續影響和損失將持續半年以上。
除了以上這些損失,還有免疫接種和獸醫用藥的費用,單是常規性藥物預防費用就占生產的8%以上,加上人工成本更大。
潛在損失
在養殖生產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應激以及高強度病原體的侵襲,如豬藍耳病毒、圓環病毒、豬瘟、偽狂犬等都會造成免疫抑制,這類病原會損傷免疫系統,抑制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免疫抑制的豬對各種病原高度敏感,易造成后備母豬淘汰率過高,懷孕母豬感染后易引起繁殖性能受損,造成流產、產死胎、木乃伊、弱仔等。
泌乳期母豬感染后會造成斷奶發情間隔延長、返情等,并且會影響奶水質量,造成仔豬免疫力差,生產緩慢,嚴重影響早期成活率和后期育成率。對實現母豬理想的PSY成績造成一定的影響。
免疫力的營養調控
母豬免疫力可通過營養途經來調控
一、解除或緩解母豬的免疫抑制狀態
對于病原菌感染的免疫抑制,可針對性地通過補充功能性營養素來緩解,研究發現,精氨酸通過NO介導途經,可以提高豬藍耳病毒感染母豬的抗體水平;生物素能改善PCV2攻擊下的豬免疫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促進白細胞介素的基因表達;另外,營養調控還可以緩解感染豬瘟、偽狂犬感染下的抗體水平。
二、保障免疫系統功能
蕞佳的免疫營養需要往往大于生產營養需要,免疫系統的正常發揮需要營養的***支撐。在不受到病原襲擊的情況下處于休眠狀態,也需要消耗養分合成抗體,一旦營養缺乏,免疫器官就會萎縮。
當動物一旦感染病原,免疫系統處于活化狀態,細胞抗體、急性期蛋白、補體的合成離不開能量、氨基酸的***支持。如蛋氨酸是合成淋巴細胞的必需氨基酸;蘇氨酸是腸粘液蛋白的主要成分等。
營養素還可以通過腸道微生物調節免疫,如短鏈脂肪酸是腸粘膜細胞增殖的能量物質,微生態制劑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應激能力。
總之,對母豬而言,高水平的免疫保護比較好,尤其是圍產期母豬,處于高度氧化應激狀態,可通過添加膳食纖維、益生菌、益生元等營養手段對母豬腸道以及免疫系統進行調控,降低便秘、縮短產程,減少產后炎癥,提高母豬生產性能。
掃一掃
掃一掃